張文兵院長:2005年榮獲首屆“中國職業教育百名杰出校長”稱號;2006年榮獲“湖南省優秀職業教育工作者”;2008年榮獲岳陽市“十佳校長”稱號;2009年榮獲湖南省首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校長和中國化工教育協會“全國化工職業教育優秀校長”稱號; 2010年代表湖南省職業教育界出席全國教育工作;2010年榮獲全國第二屆黃炎培杰出校長獎;2012年榮立湖南省人民政府“三等功”; 2014年被評為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個人,F兼任:教育部西部教育顧問、中國化工高等職業教育協會高級技校委員會副主席、湖南省職成教育學會副會長。
一、更新辦學理念,獲取活力源泉
張文兵辦職教的最大特點是辦學思想先進。1998年,他就提出“出口引導進口,就業帶動招生”的觀點;確定以職業崗位能力為目標,構建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立體模式的方針;2004年,學校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,使“教育即服務”成為學校教育理念,因此形成的整體服務模式為學生、家長、企業和社會提供全方位、多層次服務。
學校定位在“培養高素質、高技能實用型人才”上,在教學計劃上他明確提出專業課為實踐課服務,專業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;在教材的選擇上他鼓勵開發校本教材,選用企業培訓教材;在教學重點上他強調要教學生是什么、怎么做;理論知識要求實用、夠用。學校出現了“出口暢,進口旺”的良好局面。目前,學校有三一焊接班、三一鉚工班、華力起重班、杭蕭鋼構班等。7年來,共向企業輸送高素質畢業生6000多名,已成長為技師的有60多人。
二、改善育人環境,提高教學質量
他任校長7年自籌資金二千多萬用于改善辦學條件。學校建有數控技術培訓中心、機械加工中心、焊接、模擬安裝工程系統等實驗室28個。學校技能培訓中心占地2萬平方米,可同時容納各專業1200余人實習。并在中化總公司、中國一冶等企業設校外實習基地11個。學校是湖南省花園式單位、文明衛生單位和治安模范單位。國家勞動部在該校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,可對化工、機械、電工電子、建筑安裝等多個行業27個工種進行技術等級鑒定。
學生的高質量和高技能得到家長和社會認可。在勞動部去年舉行的“廣州數控杯全國技校技能大賽·湖南選拔賽”上,該校的劉純良獲鉗工中級組第一名,符綱獲鉗工高技組第一名,兩同學代表湖南參加全國技能比賽獲優勝獎。劉純良同學的事跡,在2004年11月15日《人民日報》和2004年11月24日《湖南日報》上進行了報道。學校技能節、藝術節多次成功舉辦,得到岳陽市政府和教委表彰,并組織相關學校前往觀摩學習。
三、辦好重點專業,加速學校發展
張文兵認為,人才市場與商品市場一樣,都要有自己響亮的品牌。他通過對多行業的調研,將焊接專業定為學校的重點專業;他培養和引進了焊接專業教師和雙師型教師18人,其中技師5人,高級技師2人;聘請了一批知名企業的焊接高級工程師為客座教授;送培了2名“國際焊接工程師”,有5位焊接教師取得了由德國專家簽發的按德國DVS標準培訓考核的證書;4位教師參加了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的編寫。近5年來,每年都有200多名焊接專業學生,1000多名短期焊接專業培訓的學生走向工作崗位,成為工廠技術骨干和技能人才。2002年,學校焊接專業被湖南省教育廳確定為“中等職業學校首批省級重點建設專業”。同年,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被湖南省教育廳推薦為“全國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”的緊缺人才培養專業。
四、重視就業指導,服務社會經濟
張文兵把搞好畢業學生的就業指導,作為檢驗學校辦學成果的試金石。他注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習慣培養,把就業教育、養成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,培養學生艱苦樸素、吃苦耐勞和合作創新的精神。學校建有穩定的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,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%以上,對口就業率達80%,被評為湖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、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。
他通過開辦分校主動扶植職教欠發達地區的職教事業,通過農民工轉移培訓,為農民脫貧致富服務,學校于2004年4月參與“湖南省職業院校免費培訓農民工百校行動”,于2005年元月加入了教育部“東部地區學校對口支援西部貧困地區學校”的行列,他本人被聘為西部教育顧問。
因為他辦學理念先進,使學校在湘北獨占鰲頭;因為他領導有方,使學校生機蓬勃、聲名日上;因為他的突出貢獻,得到當地政府、教育界同仁及社會的高度評價。而他在追求更高、更遠目標的道路上仍在努力前進。